转自微信公众号:敦煌IP授权中心
敦煌艺术,形成了佛教艺术的整体规模,集中体现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特色以及中古世纪中国西部的文化精神。
敦煌艺术之美,在敦煌的菩萨像上,体现得尤为强烈。
敦煌经典艺术中所塑佛像数量庞大,很容易千人一面。但不同朝代的古代工匠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将同一神像塑造出形神风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的彩像,极富艺术感染力和欣赏价值。同一尊菩萨,不同的朝代同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这就体现出美感认知和审美表现上的差异性。
中期——
中期造像较之前变化较大,出现许多新的样式,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脸部面相与前期无太大变化。佛、菩萨面相丰圆适中,菩萨的装束增加了当时流行的搭在臂上的披帛,由两肩下垂交叉于两腿间,然后上卷至肘部再外飘,上卷处显折角。衣纹表现技法方面,除阴线与隆起的凸线外,大量出现平直阶梯状的衣纹,线条密集。
第二阶段,由于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面相以消瘦为美,所以大多数造像都趋于清瘦,丰圆者较少。服饰方面,菩萨的花瓣冠较低,下裙更为宽敞,不似前期裹在腿上的样子。衣纹技法方面,除仍如前期的平直阶梯式衣纹外,又吸收了印度曼陀罗式凸起的极细极长的线条。
后期——
后期造像承前启后,向隋唐风格过渡。北周时期的中心塔柱窟锐减,取而代之的是覆斗顶窟。菩萨像的表现趋向多样化,有的依旧保持北魏晚期的样式,头大而面形方圆,即所谓的“国”字脸型,不像早期的圆而胖,而是方中带圆,上身长下身短,比例比较失调。这一时期的造像还出现了绘塑结合的手法,在佛龛内上有浮雕,塑像上有彩绘,塑像身后有头光、身光,以及飞天、装饰图案等,形成了更为立体有层次的整体效果。
盛唐时期的菩萨塑像风格成熟,各方面变化明显。面相方面,虽然颊丰颐满,但不像前期那样方颐,脸型轮廓和鼻目的高深,都更为适宜和谐。唐代的造像,佛像更加富态庄严,但也更加世俗化,接近真实的人们生活状态。尤其是观音菩萨像,眼睛微垂,嘴含微笑,神情怡然自得、高贵端庄,体态优雅婀娜,上身几乎半裸,但没有一丝媚俗鄙陋的感觉,让人不由地联想当时开放又繁盛,堪称世界最富饶、最先进的盛唐社会。
历代古代工匠,创作杰作无数。
当我们面对这样美丽的菩萨像时,每一次的叩拜,内心都能得到净化与升华。
这是宗教带来的力量,也是审美的积极作用。